最好的家庭教育,就是讓孩子成為他自己?!?/p>
編者按:當代家長對家庭教育、育兒理念有了更為深刻的認知,但很多時候聽了很多育兒道理,卻依舊對于家庭教育感到迷茫、疑惑。你真的了解自己的孩子嗎?他們真正的需求是什么?
出于這樣的思考,我們推出對話大學生的“青年說”欄目。他們對自己的成長過程、對理想、對家庭教育,有著第一視角的感受,也有著獨到的理解。他們是怎么認識自己的,他們真實的內(nèi)心是怎樣的?一起聽聽他們的聲音。
文|張蔚斐
頭圖|Pexels
來源|成長的可能
00后來了!他們的父母是中國第一代網(wǎng)民,文化水平也有了相當大的提升。這些00后生長的家庭環(huán)境更加富裕、民主,見識的世界更加多元、復雜,他們的父母理念更為開放。
他們生長在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從小高頻度接觸數(shù)字產(chǎn)品,已經(jīng)走入大學的他們,現(xiàn)在的內(nèi)心世界是怎樣的?新生一代將給我們帶來怎樣的教育啟發(fā)?
本期,我們對話了北京某211大學的大一新生:小辰。
#1
愛好、理想,都是“玩”出來的
起初會關(guān)注到這個“寶藏”大學生,是因為我們對于小辰如何將興趣愛好發(fā)揮到極致,并利用業(yè)余時間賺錢這件事感到好奇。
03年出生的小辰是北京某211大學大一新生,今年寒假期間,小辰就靠制作手辦賺了一萬三千元,這實在是一個不小的數(shù)字。當我們走進00后的世界,才發(fā)現(xiàn)“玩”也能帶來無限可能。
畫漫畫就是小辰長期堅持的愛好之一,剛開始接觸畫畫,就是覺得好玩。“也沒有很系統(tǒng)的學習畫畫或成為哪一派的風格,大多是把自己的想法通過畫畫的形式展現(xiàn)出來,比較天馬行空、比較自我,自成一派。”小辰說。
把愛好發(fā)揮到極致以后,小辰也會通過漫畫約稿賺取生活費。“從小時候就開始通過網(wǎng)絡(luò)的約稿平臺賺錢。初二時在貼吧,當時有那種‘約稿吧’。因為我不太喜歡問家長要錢,就開始通過畫畫給自己賺一些零花錢。”這樣的習慣也延續(xù)到了現(xiàn)在,小辰在大學期間也會自己賺取學費和生活費。
對于小辰來說,“好玩”似乎是第一驅(qū)動力。
隨著年齡增長,小辰接觸到了更多有意思的領(lǐng)域。這與00后的成長環(huán)境也離不開關(guān)系。日新月異的科技發(fā)展,讓他們身處的世界更加多元化。小辰喜歡自己探索、學習,有什么不懂的,就自己找學習資料、看書、看視頻學。
“B站上有很多教學視頻,會自己搜來看,或者買些相關(guān)書籍,自己琢磨研究。”小辰說。因為有互聯(lián)網(wǎng),學習知識和技能變得更加簡單。
去年8月,小辰開始接觸手辦,自己摸索著設(shè)計、建模、制作、售賣,去年寒假,小辰通過賣手辦,賺到了一萬三千元。小辰做的主要是手辦的身體部位,通過電腦建模、工廠翻模等工序,在多個平臺售賣成品。
對于00后來說,網(wǎng)購的快速發(fā)展也讓網(wǎng)絡(luò)售賣商品也變得更容易,他們可以輕易申請到淘寶店鋪、在各種渠道宣傳自己的產(chǎn)品,難的是有想法、有動手能力。
去年12月,小辰開始籌備自己的淘寶店,除此之外,閑魚、微博,小紅書,半次元,百度貼吧等平臺,都有小辰的販售渠道,“銷售情況最好的平臺是閑魚。”小辰說。高曝光和推薦量意味著小辰的店鋪能被更多人發(fā)現(xiàn),為了獲得閑魚更多的曝光量,小辰還自己研究了平臺的機制,現(xiàn)在小辰的店鋪能穩(wěn)定擁有幾萬的曝光和推薦。
(圖為手辦噴涂箱,由小辰提供)
當我們都以為小辰會將畫畫和手辦建模作為未來的職業(yè)生存規(guī)劃時,小辰的回答卻出乎我們的意料。
“漫畫、手辦都只是愛好,我的理想很明確,是學習電子信息工程。”這是小辰很早就定下的目標,也是小辰的大學專業(yè)。相比很多在選擇專業(yè)上沒有熱情和理想的大學生來說,小辰的目標異常清晰。
之所以想學電子信息工程,和小辰小時候的一段經(jīng)歷也離不開關(guān)系。“小時候我喜歡寫小說,在我的小說里,主角總是無所不能,有強大的力量,改變世界。以前,我以為我的理想是成為一個偉大的小說家,后來我發(fā)現(xiàn),我喜歡的不是寫小說這件事本身,而是想成為我自己所寫的小說中的主角那樣的人,有改變世界的能力。”
小辰認為:“電子能改變世界。”
“電子是能改變世界的東西,就像魔法一樣。計算機就是電子系統(tǒng)的產(chǎn)物,意味著電子可以創(chuàng)造很多很多神奇的東西,就像計算機一樣神奇。”小辰解釋。
雖然小辰現(xiàn)在在大學中還沒有開始學習過多的專業(yè)知識,但是小辰已經(jīng)開始自己鼓搗一些專業(yè)上有意思的研究。
“自己買了面包板,研究電子電路的無焊接實驗。下一步想買烙鐵焊機,初中在勞技課上就很喜歡看老師演示焊接,老師還夸我焊點很漂亮,很喜歡那個老師。”小辰說。
“我的理想是建立一個特別厲害的公司,所有人都能知道我,在公司發(fā)展到最厲害的時候去流浪。”小辰說。雖然在小辰的形容中,這個理想有些“中二”,但本質(zhì)上,是要成為一個“厲害”的人。
“我其實也想通過我創(chuàng)造的東西讓世界變得更好一點,希望世界上的所有人能夠因為我的存在而變得更幸福。”這是小辰的想法。
#2
自由的成長環(huán)境和寬松的家庭教育理念
怎樣的成長環(huán)境造就了這樣一個、有想法、有動力、又特立獨行的00后?這讓我們感到好奇。
小辰成長于北京一個知識分子家庭,父母都是語文老師,小辰本人則一直就讀于北京四中。
出乎意料的是,小辰的成長過程中,并沒有伴隨著補習、考試、成績等“雞娃一代”的高頻詞匯,雖然和初代“雞娃”一起在競爭激烈的環(huán)境中長大,但小辰顯然是“反雞娃”的代表。
小辰?jīng)]有上過學科培訓班,也不喜歡被老師強制著把知識塞進腦海里。對于學習,小辰一直是自己把握節(jié)奏的。畫畫、滑板、看書,小辰在興趣愛好上會投入更多時間。
小辰爸爸也曾分享了一段趣事,作為一個語文名師,小辰爸爸一直希望孩子能主動找他補習,他玩笑著說,他的授課經(jīng)驗,別的孩子想學還學不到呢。但是小辰一直沒有給爸爸這個機會,直到高三時,小辰才向他請教過一次寫作文的技巧。
小辰爸爸激動地說:“我等這一天,等了三年!”
小辰爸爸并沒有強迫孩子補課,反而“靜待花開”,等著小辰主動提問。
四中的學生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樣,刷題苦讀或刻意背題。大多數(shù)人特別喜歡思考,比如解一道物理題,他們會想盡一切辦法弄明白怎么回事,他們熱愛鉆研。
四中有太多牛人,天生就很厲害,而小辰卻天性喜歡自由,并不太會逼迫自己學習,加上家里也沒有“雞娃”的氛圍,一直以來自由生長的小辰選擇保持自我,因此也曾在學習上感到較大的心理壓力。
“他們其實在思考和鉆研上也非常非常努力,很羨慕他們能那么努力,感覺他們中間有比較多的INTJ人格,但我真的做不到特別努力去學我不喜歡的東西,可能是INTP人格通病。”小辰說。
“四中帶來的負面影響是影響自信。我不算一個特別愛學習的人,身邊都是學習很厲害的人,導致我一直不太自信。有時候我也會想,如果沒有去四中,在其他學校很輕松地考到第一,或許會更有利于我的心理健康。”小辰說,“誰都不喜歡自己成績太差,但有時候真的對學習內(nèi)容不感興趣,不喜歡被強制灌輸知識點。成績下滑后,心里就有點不舒服,有段時間就跟自己較勁,晚上九點睡,凌晨三點起床學習。”
當一個從小生長在自由的家庭環(huán)境中“野蠻生長”的孩子被條條框框束縛住以后,自然而然地會感到短暫的不適應。
但小辰也認為,要理性地看待名校,好的平臺的確能帶來更多機會和體驗。
小辰曾經(jīng)還有一個投入很多精力的興趣愛好——戲劇表演。在初三戲劇選修課上,老師組織學生們一起排戲,同組的學生和老師一起探討劇本,小辰則負責劇本的最終執(zhí)筆,也參與了出演。演出很成功,后來這場戲還曾被學??紤]過作為家庭教育的保留劇目,但因現(xiàn)實原因和演員缺乏,最終沒有保留。
巧合的是,小辰在初中自編自演的音樂劇,正是與“家庭教育”有關(guān)的主題。
劇目編排的是多個不一樣的家庭,有單親家庭、有工作狂家庭、有父母溺愛的、有嚴厲狠抓學習的,每個家庭最后的結(jié)局走向都不一樣,這些故事,有很多折射的是當時“劇組”內(nèi)孩子的真實想法。
“主要還是想說家長應該多聽從孩子的感受,多關(guān)心自己的孩子。有些家長反映,代入感很強,這個故事給他們帶來了啟發(fā)。”小辰說。
“離開四中以后,再也沒有碰上過更專業(yè)的戲劇團隊,看不上那些劇社,就也不想演了。”四中這一平臺提供的高水平學習資源是毋庸置疑的,在名校,優(yōu)質(zhì)的資源和競爭的壓力都有,要理性看待。
“成長中重要的是嘗試,想學就去學。不知道想學什么就努力把當下學好,如果你現(xiàn)在還比較迷茫,就努力到更高的平臺,看得更多、更遠。更高的平臺會有更多啟發(fā),看看那些你所欣賞的人都在做什么,你就會知道你想成為什么樣的人。”這是小辰經(jīng)常跟小區(qū)里一起滑滑板的朋友們說的話,滑滑板也是小辰現(xiàn)在很喜歡的運動。
“他們都在我們那邊當?shù)氐钠胀ǔ踔猩蠈W,考的高中也都不是什么名校,也都不知道自己以后想學什么專業(yè)、想要做什么事情。而且都沒有明確目標,還不好好學習,有時候真的恨鐵不成鋼。他們都是很好很好的人,也挺聰明的,有時候會想如果他們初中的時候能接受到更好的教育,可能就不會是這樣。”小辰說。
(圖為小辰的滑板)
考入大學后,小辰按規(guī)劃選擇了電子信息工程專業(yè)??梢韵胂蟮氖?,父母對小辰的興趣愛好、學校選擇、專業(yè)選擇等,基本都是尊重的,在“獨立”這個層面,父母給了小辰自由的空間。小辰也提到:“我覺得他們還是挺好的。”
#3
“尊重”更要體現(xiàn)在“細節(jié)”里
雖然小辰的父母給予的是完全的自由和包容,不干涉孩子的選擇,但是小辰和父母之間,依然會有觀念上的碰撞。
00后自小接觸網(wǎng)絡(luò),是網(wǎng)絡(luò)時代的“原住民”,網(wǎng)絡(luò)時代的一大特點就是更新速度快。就像年度網(wǎng)絡(luò)熱詞一樣,去年流行的說話方式,不消幾個月就漸漸失去熱度。而父母要處理的日常事務又多又雜,接收信息的能力和速度往往跟不上孩子,這讓很多00后都深感“代溝”。
00后有自己豐富的精神世界,他們在父母的強烈關(guān)注下成長起來,往往更向往獨立,有自己的思考和想法,在觀察中成長。
比如小辰,通過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來賺錢也是很有意思的事,在小辰看來,不問父母要零花錢,似乎是獨立的重大標志。正是從小就形成了比較獨立的生活、思考方式,小辰并不習慣依賴父母。不需要太多交流,互相理解尊重、能溝通,這在小辰看來,就是比較舒服的狀態(tài)。
小辰形容自己:“喜歡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說不上原因,似乎是天生的性格氣質(zhì)使然。
但相對獨立的孩子,在和父母的溝通上就會顯得有些缺乏了。小辰講述了一段小時候上興趣班的插曲。
小辰曾經(jīng)學了很長一段時間揚琴,但說起學揚琴的原因,其實是來源于一段親子溝通的“烏龍”。 小時候 ,小辰想學古箏,但不知道是哪一環(huán)節(jié)的溝通出了問題,父母以為小辰想學的是揚琴,便錯報了揚琴班。
“那時候不知道是什么想法,不太好意思說我其實喜歡的是古箏。就將錯就錯學了揚琴,像做任務一樣,學了六年,也考了揚琴表演十級證書,但當時真正喜歡的是古箏。”小辰說。
除此之外,小辰從小就對計算機感興趣,而父母都是語文老師,教不了計算機,也沒想過給小辰報興趣班,小辰自己也不做要求。
“不太會對父母提出要求。”小辰這樣形容自己和父母的關(guān)系。這似乎是佛系親子關(guān)系的最好詮釋:對孩子自由放養(yǎng)的家長正好遇上了不善于提出要求的孩子。
“其實這些問題,我感覺很大部分是我的INTP的人格通病,別的人格可能不會這么想,比如我覺得EN型人格應該大多數(shù)都跟家長相處的很融洽。INTP就會很怕麻煩,報錯揚琴課其實就主要是覺得跟家長溝通清楚很麻煩。這在很多人看來可能會覺得我很奇怪,挺少有別的人格能理解INTP思維。”小辰說。
對于和父母的溝通,小辰印象比較深刻的就是“敲門問題”。
“生活中比較愿意沉浸在自己世界里,自己研究一些奇怪的東西,不喜歡被打擾,但是我爸媽總是不敲門就進來,讓我覺得很困擾。也提出過幾次,他們還是不記得。”小辰說。
小辰認為,尊重孩子就要從敲門開始,尊重孩子的想法是很重要的。從孩子的角度來看,“敲門”就是一種尊重和平等,但在父母眼中,孩子永遠長不大。
“不要給他們傳輸一些自己的想法。很多父母總想把自己沒有實現(xiàn)的夢想強加在孩子身上,自己沒考上北大,就希望孩子必須得考北大;自己覺得當醫(yī)生特別好,就干涉孩子的發(fā)展。”
“大人的想法不一定是好的,我最近在看《哈利·波特》,里面的德拉科總和哈利作對,不是個討人喜歡的角色。但他其實是在父母的影響下,才認為只有純血巫師才能被認可,父母強制灌輸?shù)南敕ńo孩子后續(xù)的人生帶來了很多痛苦,德拉科沒有朋友,但我覺得他本質(zhì)上不是一個壞孩子。
沒有尊重的愛會成為禁錮孩子的枷鎖,他們也許會在這個名為‘愛’的籠子里痛苦一輩子。就像很多父母會經(jīng)常說‘這都是為了你好’,但這句話我聽上去就覺得特別特別恐怖,因為這樣的父母只知道他們很愛自己的孩子,卻意識不到自己的愛綁架了孩子本應自由的靈魂,也并不知道孩子真正想要的或許不是他們想象中那個無風無雨的城堡。對于一個失去自由的人來說,再豪華的城堡也會成為地牢。”小辰說。
尊重孩子或許體現(xiàn)在很小的一個細節(jié)中,但父母往往在忽略這樣的細節(jié)。
“獨立”、“好玩”、“自由”、琢磨”,是小辰說的最多的詞語。談話間,給我們最深的感觸是:最好的家庭教育,就是讓孩子成為他自己。父母尊重孩子的興趣愛好、個性,給孩子相對自由的空間,就是對孩子莫大的支持。
(應受訪者要求,小辰為化名)
歡迎大家就家庭教育相關(guān)話題
給我們留言&投稿
投稿郵箱:kids@duozh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