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辦學校、國際化學校有四個問題。
編者按:8月10日司法部公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實施條例(修訂草案)(送審稿)》,13日港股教育板塊斷崖式跳水齊跌?!端蛯徃濉窞槭裁慈绱藝绤??本文為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xié)會民辦教育分會副會長馬學雷2018年5月在“第二屆國際化學校行業(yè)年會”上的分享,或許有借鑒意義。
以下為演講全文:
今天會議開場秀節(jié)目選擇敦煌藝術主題的國際化學校學生風采展示,我們是有深刻含義的。敦煌為什么會成為世界文化遺產?有人說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這是不準確的說法,沒有質量、特色和內涵為基礎,他既不是民族的也不是世界的,還有可能是歷史的糟粕。教育也是一樣,沒有質量、特色與內涵,就既不可能是民族的也不會是世界的。
我們行業(yè)現(xiàn)在談的是中國教育的國際化和國際教育的中國化,更有甚者,認為在當前的人口紅利、城市化紅利和改革開放紅利下,做做國際化樣子也會活得很好。但我沒那么樂觀,不用談“誰化誰”,興盛與危機的拐點,就在眼前,就在今天。
說幾個我們辦會的小插曲:
1,去年在杭州開第一屆國際化學校行業(yè)年會的時候,有校長朋友給我打電話,說來不了了,教委正檢查教材與課程;
2,三月份,我們發(fā)出第二屆年會的邀請后,有好多校長朋友給我打電話,說來不了,今年改成公民同招了,要審查境外教材了;
3,五月初,又有好多校長朋友給我打電話,說來不了,教委發(fā)通知,只能在本區(qū)縣招生了,要嚴格檢查課標執(zhí)行情況了,一個頭兩個大;
我都跟他們說,你們來吧,這次會議就是解決你們這些問題的。要走出來,聽聽有關方面的情況,共同協(xié)商發(fā)展方略,比如政策執(zhí)行為什么要收緊,是因為我們自身有什么問題嗎?
有關部門領導就跟我抱怨過,民辦學校、國際化學校有四個問題:
1,為小集體利益,掐尖招生,推動社會焦慮情緒。比如,考家長、考查祖孫三代、考學生印尼特產有什么(燕窩與魚翅),考學生高爾夫動作;
2、高額學費和贊助費;
3、關聯(lián)交易違法操作,協(xié)議控制上市,凈利潤30-40%;
4、貼洋標簽,引進外教和外國教材不慎重;比如南海九段線沒有,臺灣西藏劃出去;
5、外國資本參與義務教育,控制其他學歷教育。
聽鑼聽聲,聽話聽音,我們在高速發(fā)展的同時,一定要緊緊把握住“辦人民滿意的教育”這一基本點,不能驕傲自滿,忘記根本,否則一定會受到懲罰。我們民辦教育、國際化教育滿足了社會和政府的需要才能生存,讓社會和政府的滿意才能發(fā)展。
這次的年會,我們邀請的幾位教育部相關部門領導就從正向提出了要求,幾位國家級的專家也提出了正向的辦學育人建議,五十位專家校長在提升學校辦學質量、特色、內涵的教師發(fā)展、素質教育、課程教材、運營管理、智慧校園等九個方面分享了寶貴的理論總結與實踐經驗。
這三天,有好多校長碰到我說,確實不虛此行,明白了形勢,清晰了努力方向。
應該說,未來是很有希望的,國家是需要民辦教育,需要國際化教育的,關鍵看我們把握什么方向和如何努力。
教育的矛盾是人民對美好教育的向往和我們教育發(fā)展不平衡和不充分之間的矛盾,解決教育不平衡的問題要靠公辦學校來保證均衡的基本公共服務,解決教育的不充分發(fā)展,要靠民辦教育國際化教育,需要我們辦出差異化、選擇性、高定位的教育來滿足人民對孩子教育的特色、個性與高端需求。
我們發(fā)展國際化教育,一定要尊重教育規(guī)律,一定要以人為本,一定要讓人民滿意。一定要保障國家的教育主權。如果我們不能讓人民和國家滿意,我們一定會碰到大困難。